党史故事

《共产党宣言》伴随毛泽东一生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启蒙著作。这部号称“马克思主义的小百科全书”陪伴了毛泽东一生。

  毛泽东早在1920年就接触到《共产党宣言》。1919年12月,为领导湖南社会各界驱逐军阀张继尧的斗争,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正是这次北京之行,使他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1920年1月4日,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来看他时,发现他办公桌上放着《国民》杂志,这本杂志载有《共产党宣言》的前半部分,毛泽东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精神所震撼,推荐黎锦熙也读一读。1920年5月毛泽东第二次上海之行期间,读了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对这段时期的经历,毛泽东在1936年会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谈了自己思想上的变化:“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后来,毛泽东又说,正是看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后,“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

  自此以后,毛泽东与《共产党宣言》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它爱不释手,不仅自己读,还号召全党读,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党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活动时,毛泽东都将《共产党宣言》列入其中。如1958年、1963年和1970年三次全党学习马列著作活动时,他开列书单的首篇都是《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不仅研读中文版《共产党宣言》,还学习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1954年秋,已经61岁的毛泽东竟然开始学起英语,而他学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文本,第一本选的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文字比较艰深,而且生字比较多,学起来当然有不少困难,但他从《共产党宣言》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部都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字注得很整齐、很仔细。这部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直陪伴他到晚年。毛泽东每读一遍,就补注一次。毛泽东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之时,他身边就放着两本革命战争年代版的《共产党宣言》。(李树泉: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