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高效特色旅游教育体系

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


  2017年第九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二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


青春飞扬


外国留学生学做山西面食


“二青会”排球馆落户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办好太原旅游职业学院,首先是符合国家转型升级、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需求,其次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符合山西人民的殷切期盼。

——马兆兴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文化旅游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在2016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我省提出,要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为全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我省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面对当前山西省抢抓经济下行倒逼转型和旅游新业态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作为山西省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旅游专业高职院校,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怎么办?“在这一战略转型中,我们要勇担重责,奋发有为。”院长马兆兴说:“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太旅院”)要积极谋划,主动融入,要做好科研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这两篇大文章,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增强高校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服务转型战略站在最前端


2016年9月,太旅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履职讲话开篇即言:“太旅院站在‘新风口’,关键是找到学院与行业发展的链接点,才会发挥最大效应。”这个“链接点”,就是要做好行业发展的“智库”。


对此,马兆兴说:“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天,“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首先要立足行业,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创造领先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此,就能建立支撑企业、行业、地区的发展体系,从而引领企业、行业、地区的科学发展。”


当前,随着旅游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新业态的旅游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支撑,更需要研究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的“智库”引领。马兆兴说:“太旅院必须从更新的视角把握当前旅游发展的新环境和新趋势,按照‘立足’‘支撑’‘引领’的要求,提高战略定位,适时调整思路,激发学院的创新活力,以先进办学理念引领学院新跨越。”


“开门、开放、开明”“宽基础、强技能、高适应”。这是太旅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深入调研后,确定的“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未来,太旅院要打开学校的“门”,推倒学校的“墙”,开放办学,开明办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部门对接等形式,将社会资源引入校园,构建学校主体、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的新型办学关系。一方面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直接为行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培养有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能够立足山西、服务全国的高素质服务与管理人才。以更强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构建国内一流的优质旅游职业学院,“立足”“支撑”“引领”全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天下之事,行之贵力。”在“开放性”的理念引领下,仅仅一个学年的实践,太旅院推出的一系列触及关键、大刀阔斧的举措,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2017年3月5日,来自山西宝华国旅、山西太平洋国旅、山西商务国旅、山西凯旋国旅、山西常家庄园、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盈科旅游太原分公司、百思特旅游等在行业内各具特点的八家企业首批参与的“技能大师进课堂”在学院开班。


2016年12月2日,学院与中阳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协议。

2017年4月5日,学院与交城县签订“启动文旅双创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3月,成功申报了山西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等8个项目。

2017年3月,“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李瑛工作室”“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牛刚工作室”“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常敬中工作室”落户学院。

2016年11月18日,太原市交通学校、太原市卫生学校等中职院校参加的学院2016年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座谈会举办。

2017年3月3日,太原十一中等首批十所兄弟学校参加的学院2017年“普职融通”会议召开。

2017年3月21日,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110余名师生走进学院参观、体验。

2017年4月28日,20余家合作企业代表来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

2017年5月5日,山西省经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交流研修班”在学院开班。

还有“汾东讲堂”开讲、“青年教师研修班”开班、“二青会”比赛(排球)场馆建设落户学院、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对接互派优秀学生交流等等。
构建特色旅游教育体系


马兆兴强调,“开放性”既是太旅院的办学理念,也可以当作办学特色来凝练。但是,打造特色不是短时期所能完成的,必须依靠优势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素质提升这些教育元素显现出来,必须按照“宽基础、强技能、高适应”的总要求,确立长远规划花大力气持之以恒地打造。
专业建设要适应旅游新业态。2017年3月,学院导游、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英语四个专业申报了国家旅游类示范专业点,空中乘务专业申报了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这是继2016年成功申报婚庆服务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叶营销等3个新专业后,太旅院面对旅游新业态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造的又一强力举措。


“太旅院的专业设置不为时髦专业扩招,也不因传统产业而‘减员’,保持高校的‘定力’,瞄准‘引领’产业而非‘迎合’”。为此,学院建立了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符合度。目前,学院的专业数达到了29个,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五大专业群形成了具有鲜明旅游特色的专业体系。其中3个国家级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基地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和5个省级职业院校重点专业。


课程改革要优质高效。为做深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太旅院提出打造优质课程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对于学习效果,学院创新考核方式,把单一的笔试,逐渐根据专业和课程的性质,改为各种课程大赛、省级大赛、国家级大赛、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如创办于2014年的太旅院学生技能大赛活动,将《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会展文案》《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四门课程的教学、考核与大赛相结合,四门课程实行以赛代考,将技能培养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创新意识,实现学以致用。也正是室内设计平面图制作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竞赛、物流企业经营竞赛、会计电算化大赛、企业经营大赛、会计手工技能大赛等多项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工学结合的内容,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名师培养制度化。2017年3月20日,太旅院首期青年教师研修班春季学期开学。全院教龄7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就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师职业道德、双师素质培养、教学设计、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常规等内容与专家、名师展开交流。


为了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学院着重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和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与青年教师研修班类似,教师大赛、“双师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评选、优秀教师团队评选、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调动了全院老师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向上、向好、向前的学习氛围。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太旅院“开放式”的创新举措,亮点频现,效果明显。一方面在国内,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桂林旅游学院等权威机构和旅游发达地区的专业培训,太旅院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在国外,先后选派了20多名专业教师赴德国、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回国后再对全院教师定期组织第二次培训,放大国外研修成果。


太旅院的“开放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体现在教师企业实践上。不仅提高“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比例,还制定制度让教师到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进行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工作,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其中,教师企业顶岗时间至少3-6个月,新进专业教师要“先实践,后上岗”,专业教师每3年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而今,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一线员工“专兼结合、双向流动”的“专家型”“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太旅院独具的特色。
思政教育接地气。4月21日上午,在太旅院2017年党建工作会议上,学院举行了《一封家书》授书仪式。学院党委把通过学院“道德讲堂”学生真情实感心灵表达的一封公开家信发至全院每个学生手上,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一封家书》是太旅院立足于本校的优势特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太旅院党委不断创新教育途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道德讲堂”“汾东讲堂”开放式互动交流,轻松活泼,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出现了“我想学,我要学”的可喜局面。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国际校园文化节、形势与政策知识竞赛、诗词朗诵比赛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汇聚正能量,强化文化辨识度,促进了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业余党校是学院为了解决“如何才能做到既鼓励青年学生具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又要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这一问题的新举措。形式多种多样,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语言幽默生动的党课,带动了学员入党激情,使学员们的思想得到党的武装,更好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旅游行业新业态,太旅院秉持“开放式”的办学理念,按照“宽基础、强技能、高适应”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了人才培养国际化和校企合作的特色项目,并不断创新项目机制和模式,丰富项目内涵,巩固项目成果,形成了“开放式”的协同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多元化理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太旅院有一个行政单位:校企合作委员会。这是学院为寻求多方合作、探索多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成立的专业委员会。


也正是在这个专业委员会的努力下,学院相继出台了《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逐渐完善了包括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订单培养制度、顶岗实习制度、共建实训基地制度、教师企业挂职制度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院校从教制度在内的“六制度”建设。在与近百家企业长期合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托管景区模式。学院与榆次市旅游局、榆次后沟景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首创院校托管景区的先例。景区教学基地建设让教师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主力军,促进了双师的培养,推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景区为学生的学习和职业成长提供了一个生态环境,可以全方位地接触职业岗位所涉及的各领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各专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专业特性、行业特征和学生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旅行社管理专业的山西商务国旅冠名班、景区专业与“上海欢乐谷”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营销专业与昆山华拓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导游专业的“工学交替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做、鉴定一体化模式”、物流专业的“课岗融通”模式等,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度。2016年底,世界五百强企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来学院进行校企合作见面会,25名学生正式上岗。


移企入校,助力创业模式。学院物流专业引进标准化的连锁经营超市“寸草心”超市,采用企业投资培训和专业教师指导的管理模式,每个学生每年在超市工作不少于两周,岗位有店长、理货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等,并由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实习补助。丝颜婵星企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落户学院,广告专业学生的操作实训由传统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实现了“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此外,企业冠名的各专业技能大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与企业共建的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合作模式已成为每个专业校企合作的新常态。


国赛创佳绩。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学年,饭店管理系、旅游规划与艺术系、信息管理系、外语系等在参加的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取得骄人战绩。先后获得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六个、优秀奖四个。用累累硕果证明了其强大的办学实力和高质量的办学水平。


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

“我认为在职业教育上,欧美国家的经验和成果很值得借鉴。他们周密的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理念、得当的教学方法等都可以作为我们设计规划蓝图和行动计划的参考。”马兆兴说。太旅院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在国内,教学上采用引进原版教材、建立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实训基地、开展双语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国际化的职业素养能力。在国外,通过高质量的国际化合作办学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旅游人才。此举也得到了参加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会议的中职、普高学校的普遍欢迎。


海外实习和研修模式。海外实习和研修模式采取两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到国外实习的“2+1”模式。目前,该模式在学院有“日本项目”“德国项目”“新加坡项目”和“迪拜项目”。


分段合作的留学模式。此模式是学生在国内完成高职课程,去国外继续读本科的“3+2”或者“2+2”模式。该模式在学院有“中德项目”“中韩项目”“中俄项目”。


短期海外带薪体验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国外项目的要求到国外旅游企业体验三个月的模式。比如学院的“美国项目”。
互惠生实习模式。以国外的互惠生项目为基础,学生在欧洲国家家庭生活和学习一年。该模式在学院现有“德国项目”“法国项目”。学生实习结束,可回国就业,也可在海外就业和升学。


资源引进模式。将国外旅游教育的资源引进学院,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引进先进的国外教育资源的模式。
学习和实习交替模式。在国内按计划学习两年,海外边学习边实习一年的“2+1”。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联华电子公司、惠普电子公司和世界第三大邮轮——丽星邮轮、韩国金泉大学、法国互惠生、德国互惠生、俄国图拉国立师范大学等都是学院的长期合作伙伴。


人才培养国际化理念指导下的师资、教学计划、培养过程、实践经历,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充分胜任国际一流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要求的优秀毕业生,也使得学院办学理念、社会形象、对外美誉度大幅提升。一些境外(日、韩、新加坡等国)有影响的院校和企业纷纷前来与太旅院陆续开展联合办学。2016年,西尔教授两次来学院访问教学,韩国又松大学代表团、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代表团、加拿大瀑布学院代表团等先后到访太旅院,与学院相关系部、教师进行了合作办学交流,相关合作项目也已启动。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

“积极融入全省重大战略,站在研究领域的最高端,决策咨询精准攻关,是学校发挥服务地方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院上下的基本共识。”
2017年3月,“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李瑛工作室”“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牛刚工作室”“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常敬中工作室”落户太旅院。这不仅使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大师们积累的丰富的实战经验更使学院把脉行业发展态势、解决行业发展难题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2016年12月2日,学院与中阳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协议。学院将在该县职中的专业开设、人才培养、招生及升学等方面进行帮扶。2017年4月5日,太旅院与交城县签订“启动文旅双创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将为交城县农、文、旅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品牌等提供相关服务,并调动资源大力宣传,综合提升交城县的知名度,带动农、文、旅产品销售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交城全域旅游创建,全力支持交城县全域旅游发展。


在太旅院看来,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是关起门来想点子,要协同联动,理论研究才能精准发力。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主动走出去,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学院选择与有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旅游股份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景区,以院校为主对景区进行管理和经营。比如在后沟古村景区的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青龙古镇拓展运营合作,与横坡村沟通农家乐的整体规划和开发项目等,学院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完成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制定景区的发展规划,开展挖掘景区特色的项目工程,创新市场运作机制的拓展工程等,为景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对景区的管理体系、工程建设、市场营销、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提出专业的管理意见,让景区的经营管理起点就在一个很高的专业水平,大大提升了景区品质。


马兆兴告诉笔者,学院现在正与中国古村落研究所和冯骥才先生商谈合作,对带有典型中国乡村文化色彩的一个个古村落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进行调研,并会持续关注,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到拿出办法、形成方案,对中国古村落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


借助全市旅游大发展的有利时机,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新机。从中我们看到太旅院师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今天的太旅院,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宽基础、强技能、高适应”的育人方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


站在新的起点上,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我们相信:未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大道上,太旅院必然又是一次飞跃。